读《围城》有感

桂俣

来源:九江金安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2022-08-29 15:58:48 浏览数:462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钱钟书先生在小说《围城》里的这句话,譬喻经典,广为流传。读完这本书,我才知道,我们的心灵又何尝不是座围城呢?只生活在自己的阴影中,也只会越陷越深,只有战胜了自己,才能走出这座围城 。

书中的主人公方鸿渐在岳父的帮助下,踏上了留洋之路,混回了一张假文凭 。但他先是与富家小姐搞暧昧,后又与赵辛楣等人前往三闾大学任教,终是在知识分子中败下阵来。他最后与看似温柔却颇有心计的孙柔嘉结婚,真正踏入了满地鸡毛的围城之中。

你看,就算是原来放荡不羁的公子哥方鸿渐,最后也逃不过这婚姻一样的金漆的鸟笼。“围城”这一隐喻,不就更加深刻的揭示了基于物质的婚姻吗?但是《围城》又不仅仅如此,它还有着更深的人生思考与文化反省。

 本书不仅描绘了主角的人生困境,还勾画了民国时代知识分子的群像。比如行为软弱的方鸿渐,贪财好色的李梅亭,矫情才女苏文纨等等。生活的沉滞与可笑的坚持让人啼笑皆非,但是我们反思一下,就会发现每个普通人的人生选择都无法突破围城的困局,每个人都走投无路。因为他们既追求文化理想,又无法摆脱世俗的牵绊,所以最终成为了特定时期的夹层人群。这些是人生的感伤与反讽。

我们再回溯方鸿渐的所有挫败经历不难发现,其实他在面对现实的软弱无能以及他个性中缺失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都对他自己的人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而且不仅只有方鸿渐,书中的其他人物,也是处于一个不分明的立场。这使他们永远只能崇洋,而不能做到与西洋真正的对话。这又何尝不是对文化根源的反思?

问围城,修之者谁?围城,修之者千万。方鸿渐只是社会交替的混乱中的一个牺牲品。

所以人活着就应该不断的去追求,在追求中充实,在充实中奉献,不管是在围城内还是围城外,我们都要保持清醒的大脑,乐观的心态,我们要在绝望与孤独中超越自我

 


最新新闻